阿匼取容的成语故事


阿匼取容

拼音ē ǎn qǔ róng

基本解释阿匼:一味迎合的样子。一味巴结别人以求得他们的喜欢。

出处《新唐书 杨再思传》:“居宰相十余年,阿匼取容,无所荐达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阿匼取容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阿匼取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芒刺在背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》:“宣帝始立,谒见高庙,大将军光从骖乘,上内严惮之,若有芒刺在背。”
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《九章 哀郢》: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
翩翩起舞 唐 李白《高句骊》:“翩翩舞广袖,似鸟海东来。”
陌路相逢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八回:“我与你家小姐陌路相逢,欲言恩,恩深难言;欲言情,又无情可言。”
疑邻盗斧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说符》:“人有亡斧者,意其邻之子。视其行步,窃斧也;颜色,窃斧也;言语,窃斧也;动作态度,无为而不窃斧也。”
诛求无度 《旧唐书·于頔传》:“擅兴全师,僭为正乐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杀戮不辜,诛求无度,臣故定谥为厉。”
将功补过 《晋书 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
群龙无首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见群龙,无首,吉。”
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7回:“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,抚台便这样的信从,若替他办那事,自不费吹灰之力。”
不攻自破 唐 顾德章《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》:“是有都立庙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。”